中新网9月28日电 28日,教育部召开发布会。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,今年以来教育部门积极开发政策性职位。截至9月1日,今年政策性职位大幅增加,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,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。
王辉称,2025届874万大学生已经毕业离校了。受新冠疫情等多重原因影响,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,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些挑战,稳就业保就业的任务很艰巨。
王辉指出,在中央各部门、地方党委政府、高校、用人单位与全社会一同努力下,2025届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,为全国稳就业保就业大局作出了要紧贡献。教育部重点拓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:
完善健全促就业政策体系。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、人社部等20多个部门颁布了30余项政策手段。针对增加升学机会,颁布了硕士研究生、专升本、第二学士学位面向国家策略和民生进步急切需要专业扩招的政策。针对基层就业,颁布了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招录规模、扩大城乡社区和基层医疗就业职位、开发科研助理职位吸纳就业等政策。针对扩大职位供给,颁布了加强公务员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扩大毕业生招录规模和扶持新就业形态等政策。对企业稳岗扩就业,颁布了减免和缓缴社保费、返还失业保险费、发放各类就业补贴等政策。针对参军入伍,颁布了加强升学打折力度、优化体检标准、直招士官入伍等政策。针对职业资格条件,颁布了教师等职业资格先上岗、再考证等政策。同时,各地各高校因地制宜,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手段,保障和促进毕业生就业。
积极开发政策性职位。除去增加高校毕业生升学深造机会,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企、教师、大学生征兵、科研助理、基层项目、社区治理等方面都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发展了更多政策性职位。据统计,截至9月1日,今年政策性职位大幅增加,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,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。
想方设法发展市场性职位。总体而言,市场性职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途径。今年,大家积极与中央部委、地方政府、行业协会、社会招聘机构、平台企业等方面拓展深度合作,努力挖掘更多合适高校毕业生的职位。教育部与9大社会招聘机构今年2月联合推出的 24365校园互联网招聘服务,现在已提供职位信息1522万条,累计注册毕业生669万人次,投递简历3736万人次。教育部会同有关方面直接举办专场互联网招聘活动40场,累计提供各类职位540多万个。
同时,指导各地各高校广泛拓展互联网招聘。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3月以来,各地和全国高校日均举办互联网招聘活动2000场左右,总数超越20万场。教育部会同卫健委指导各地各高校根据科学有效防控、安全有序招聘的原则,当令恢复当地高校校园招聘活动。
6月初以来,全国累计举办近万场线下招聘活动。
革新拓展就业指导服务。今年把云就业作为疫情防控正常的状态条件下,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方法。一是云招聘,刚刚前面提到了,2月份推出24365校园互联网招聘活动,已经成为毕业生找工作的响亮品牌;二是云管理,5月份推出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平台,全国8万余名一线就业指导职员和毕业班辅导员全部注册并上线工作。三是云指导,4月份推出网络+就业指导直播课,围绕就业形势剖析、职业进步指导、大学生征兵、革新创业、求职心理调适等主题,已推出23场直播课,总计超越7000万人次观看。四是云签约,3月份推出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,推进11个省近900所高校拓展网签工作,今年有64.5万毕业生完成了网上签约。
全力帮扶贫困群体。在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,大家把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,采取一系列特殊帮扶举措,获得了积极效果。主要做法是五个专:一是专项政策,专门颁布了升学培训、政策职位、专场招聘、精确服务、对口帮扶等5项举措;二是专项计划,面向贫困毕业生推行普通高校专升本专项计划,单列计划、单独录取。三是专场招聘,教育部持续举办贫困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,直接提供职位近20万个,向贫困生手机发送职位信息28万多条。四是专人帮扶,需要高校打造重点帮扶台账,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,有针对性地拓展就业服务。五是专门推荐,会同社会招聘机构推行精确化服务,借助云数据技术重点服务52个未摘帽贫困县毕业生。
王辉表示,下一步,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,教育部将与人社部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,一方面指导地方和高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,其次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,努力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快达成就业。